豫章學派
〖豫章學派〗北宋末南宋初羅從彥所創學派。從彥為南劍州劍浦(今福建南平)人,學者稱“豫章先生”,因稱所創學派為“豫章學派”。從彥初從吳儀學經,后師事龜山學派楊時,曾與師講《易》,至乾九四艾,楊時說程頤解釋最善,從彥即碧因襲糧,前往洛陽向程頤求教。后來返歸,從揚時學習二十余年,“獨得其傳”。與師楊時、弟子李侗并稱為“南劍三先生”。又與廖衙、陳淵為友,切磋學術。以傳播楊時學說為己任,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學派。一傳數傳弟子有:李侗、朱松、朱熹、羅博文、劉嘉譽、劉世南、劉砥、劉礪等。此派重視學道,“道可以治心,猶食之充饑,衣之御寒”。以為周公、孔子之心使人明道,如能明道,則可深得周、孔之心。他們倡三代“五道”之治,主“寡欲”、“簡易”、“主靜”之說。認為“圣人無欲,君子寡欲,眾人多欲”,要人們據棄“多欲”,盡量作到“寡欲”以至“無欲”,持“存天理,滅人欲”的觀點。他們認為“易簡之理,天理也。”“行其所無事,篤恭而天下平”,就是“易簡”。此派為學主靜,主張“學問之道不在多言,但默坐澄心,體認天理”。
從彥后入羅浮山,往往與弟子“終日相對靜坐”,認為“靜中看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”,在靜中體察萬物本源的”改”。他們還認為“中人之性,由于所習,見其善則習于為善,見其惡則習于為惡。習于為善,則舉世相率而為善,而不知為善之為是。”“習于為惡,則舉世相率而為惡,而不知為惡之為非。”因此,他們主張,學者應該“盡心以知性,行以盡性”,“要以名節忠義為本,有名節,則不枉道以求進;有忠義,則不固寵以欺君。”(《宋元學案》卷三十九《豫章學案》)他們還強調儒學與佛道異端不同。主要著作有:羅從彥《遵堯錄》、《語孟解》、《中庸說》、《議論要語》(輯入《豫章文集》),李侗《延平答問》、《李延平先生文集》,朱松《韋齋文集》等。此派對未震思想形成有直接影響。朱熹認為“龜山(楊時)門下干余,獨豫章能任道”。全祖望認為,羅從彥在楊門,“所學雖醇,而所得實淺,當在善人有恒之間。一傳為延平(李侗)則遙矣,再傳為晦翁(朱熹)則大矣。”(《宋元學案》卷三十九《豫章學案》)朱嘉在此基礎上創立“晦翁學派”,集理學于大成。
這里要說說周朝時候后宮的編制,也就是天子究竟有多少個法定女人。據《禮記》中介紹,天子的后宮歸王后領導,王后以下,是三個夫...詳情>>
周總理本是個笑口常開,“宰相肚里能行船”的人物,并且笑起來很有感染力。他開懷大笑時,常常是雙手抱臂,把頭向后仰去,笑聲響...詳情>>
三國有很多有意思的人,也有很多頗受爭議的人。下面,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三國中最受爭議的是誰?三國中,號稱萬人敵除關羽外,還有...詳情>>
楊貴妃體重138斤?唐人“豐肥濃麗、熱烈放姿”,以肥為美,世人公認。有野史考證:楊貴妃身高1 64米,體重138斤。這個數字是否...詳情>>
景丹(?-26年),字孫卿,馮翊櫟陽(今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)人,東漢開國名將,云臺二十八將第十位。景丹在王莽政權時期擔任過...詳情>>